DSC_0915.JPG
金澤城公園 
離開兼六園,我們往對面的金澤城公園移動,金澤城是是前田利家模仿豐臣秀吉的大阪城建造的,歷史中記載建於16世紀的金澤城是「繼大阪.駿河之名城」,有著非常華麗的天守建築,可惜在慶長7年因落雷而燒燬,因為沒有史料記載它真正的樣子,所以後來天守也沒有再重建。目前城內除了三十間長屋、外壁城牆及石川門等遺跡之外,其餘的都在多次的祝融之災中焚毀,走過是連接兼六園與金澤城的石川橋就會到達石川門,橋下就是直通通的大馬路。

P1090446.JPG
石川橋 
最早的石川門也曾歷經大火燒毀,所以目前呈現在眼前的是西元1788年重建的石川門,這裡其實是金澤城的「搦手門」(後門),目前已被列入重要文化財產。從鑲貼上鐵皮的大門就可看出其固若金湯的結構,含鉛的屋瓦、海鼠壁是典型的金澤城建築特徵,所謂的海鼠壁就是土牆抹上白灰裝飾,或者貼上方形灰磚防止雨水侵蝕,適合多雨的金澤。
P1090557.JPG
大雪中石川門  
DSC_0032.JPG
金澤城的城牆 

金澤城的建築可追溯至西元1583年,最初的城主為佐久間盛政,之後由前田利家、利常承接,並在此發展出加賀百萬石的家業,至今金澤城周圍仍保存著許多武士的居所,其中以長町武家屋敷群落為代表,是藩政時期位高權重藩士的居住地。
走過石川門後雪下得更大了,我們在石川門入口的休憩處稍作休息,順便瀏覽一些旅遊資訊,在這裡還跟老大換了鞋子穿,因為我的鞋子在兼六園被雪沾濕了,腳冰凍得快受不了,我家老大二話不說就跟我換鞋子穿,讓我可以穿著乾爽的鞋子繼續玩,讓我感動到不行fm2_icon_023_哭.gif
P1090560.JPG
入口休憩所

沒多久雪就停了,我們繼續往三之丸廣場前進,在冬天,整個廣場沒有綠意只有是一片雪白,搭配雪白的建築及陰霾的天空,別有一種蕭瑟的風味。
DSC_0028.JPG
三之丸廣場     
從三之丸廣場可以眺望美麗的「五十間長屋」、「菱櫓」及「橋爪門續櫓」,這些都是沒有用到釘子的木造建築,在 2001年依照古法復原重建完成。「菱櫓」是高 17 米的三層樓建築,建於高 11.7 米的城牆上,主要是菱形的建築,所謂「櫓」就是「矢之倉」,原是武器倉庫的意思,但是這裡主要是當做守望台的作用。「橋爪門続櫓」也是一樣,主要在監視橋爪門的進出,造型相當的優雅,而「五十間長屋」則是連接「菱櫓」和「橋爪門続櫓」的兩層樓武器倉庫,並且可以當做城牆。
DSC_0043.JPG
橋爪門続櫓  
DSC_0055.JPG
五十間長屋及菱櫓 

因為已經買了聯票的關係,我們走過二之丸廣場去參觀五十間長屋,進入長屋必須脫鞋換穿拖鞋。這裡展示了當初建城的傳統木造工法、結構斷面模型、和挖掘出來的古物等,長屋裡面都沒有用到任何釘子或螺絲,完全按照日本傳統的木造軸組工法,以卡榫與楔子來固定,牆壁也是以柱子,橫樑為結構的土壁,耐震力很好,還有展示牆面的剖面圖。每一個特別建築的介紹都還有中文的語音說明,雖然是北京腔還是讓人覺得規劃得相當不錯,雖然復原的只有原金澤城一小部份,但是華麗的五十間長屋和菱櫓仍可以遙想當年的氣派。
DSC_0066.JPG
五十間長屋內都是溫暖的木質地板 
DSC_0064.JPG
金澤城城郭模型,沒有天守閣是金澤城的一大特色  
P1090597.JPG
展示屋樑接頭的建築模型 

離開五十間長屋後,還可順道去看看不開放參觀的「三十間長屋」,這裡是1858年重建的武器與兵糧倉庫,並且保留到現在,是國家指定的重要文化財。
DSC_0083.JPG
三十間長屋 

1869年,加賀藩前田家結束14代的統治退出金澤城,1898年,成為陸軍第六軍團司令部所,在2次大戰後的1949年,成為金澤大學的校本部,後來金澤大學在1995年遷至郊區。金澤城址在整修後,於2001年改名為金澤城公園,開放供民眾遊憩參觀。
DSC_0093.JPG
軍團司令部所 
DSC_0098.JPG
金澤城公園內有許多這樣的大廣場供民眾休憩 
DSC_0101.JPG
金澤城的黑門城跡 

或許是下雪的關係,金澤城公園內遊客不多,我們研究了一下地圖決定直接從走到近江町市場,於是順著指標往黑門前進,也結束了金澤城公園的參觀之旅。金澤城公園相當適合扶老攜幼來走走逛逛,雖然沒有姬路城那種名城的昂然氣勢,卻仍是小巧優雅的極負特色,也是列入日本百名城之一的城郭建築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i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