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石公園範圍不大,除了明石城遺跡外,還有田徑場、棒球場等設施,很適合來場午後散步
自從買了「日本百名城」的書之後,喜歡日本城墎的我們就開始有了收集百名城的念頭,這趟來神戶玩也不忘研究附近的百名城城址。關西地區被列為百名城的城址相當多,而離神戶最近的就是位於明石市的「明石城」,於是我們決定花個半天的時間到明石走一走,認識沒有天守閣的明石城。
明石城沒有天守閣,修復後只剩兩座三重櫓還保留了曾有的風光
從神戶出發到明石,可選擇搭乘「JR」或「山陽電鐵本線」,我們選擇搭乘「JR」,從【三ノ宮】站搭車至【明石】站約需15分鐘車程,車資是¥400(2021票價)。在明石站的月台上就能看到明石公園裡的明石城遺跡,也就是出站就能馬上抵達明石公園,如果有想要收集百名城,這算是最容易得手的一座城。
明石是大站,JR的普通、快速、新快速等車種都有停靠
一下車就能看到明石城的遺跡
在JR【明石】站內有車站章可蓋
出站後往明石公園方向前進
一出站就是明石公園的噴水池,這裡曾是明石城的護城河,風景相當優美,繞行噴水池後才能抵達公園的入口。走進入口後就是「明石公園事務管理處」(開放時間8:45-17:00,12/29~1/3除外),明石城的百名城印章就在這邊蓋。一旁還有座太鼓表演台,幾乎每個整點會由機器人進行表演,相當有趣。
明石公園地圖(圖片來源:明石公園官方網站)
曾是護城河的噴水池
明石公園事務管理處
百名城的印章
太鼓表演台
我們造訪那天明石公園有場小型的園遊會,除了有農產品、小吃的銷售攤位外,還有些昆蟲體驗及手作的攤位,吸引許多老人及小孩前來參加,讓公園更顯熱鬧非凡。
園遊會的攤位
蝴蝶體驗帳篷
手作體驗攤位
沿著林間的道路往上方的城墎遺跡前進,路上偶遇到來寫真的人們,好喜歡這種紀錄城市美景的方式,真希望未來的我也能這樣悠閒地作畫。
通往明石城遺址的林間道路
櫻崛
沿著城跡而修建的道路
好喜歡這樣悠閒作畫的時光
通往三重櫓的路還算好走
明石城在1610年建城之初並沒有建造天守閣,而是在四個角落建造了「巽櫓」、「坤櫓」、「乾櫓」、「艮櫓」四座望樓,而後進入了明治時期,乾櫓與艮櫓被拆除,存留下來的巽櫓與坤櫓則成為明石公園的一部分,兩座櫓於阪神大地震中受創嚴重,直至1999年整修完成後才對外開放。目前明石公園的巽櫓與坤櫓輪流對外開放,巽櫓是在4月、10月開放、坤櫓則是在3月、5月、9月、11月開放,平日只有開放12:00~13:00一個小時、假日從10:00~16:00,可入內參觀。
明石城的城櫓
兩座三重櫓中的坤櫓
我們是9月的假日來訪,可以參觀「坤櫓」,才走近坤櫓,就有志工伯伯前來歡迎我們入內參觀,還熱情地幫我們拍合照。
坤櫓的參觀入口
志工伯伯幫我們拍的合照
坤櫓以木造建築為主體,是明石城中最大的建築物,據說是由伏見城移建過來的。櫓內部的陳列有些混亂,除了曾有的瓦片、木樑之外,還展出了城墎的模型,可一窺明石城曾有的歷史。
仿造大阪城的鯱
曾有的瓦片,上面的圖案代表各級武士的家徽
明石城最初的模樣
發展至今,明石已經是個人口密集的城市了
正對著坤櫓的是另一座三重櫓--巽櫓,連接兩座三重櫓的城牆上有許多各式各樣的「銃眼」(也就是射擊孔),靠近巽櫓的地方還鋪設了木棧展望台,從高架的展望台上眺望整座公園的景致,能看得更遠更遼闊。
另一側的巽櫓
回望坤櫓
牆上的銃眼
高架的木棧展望台
巽櫓
從展望台上眺望公園的景致
除了這兩座三重櫓之外,明石城其他部分的建築物都已不復存在,雖然地上的建物已經不在,但地基依然屹立在此,引人遙想400年前曾有的風光。
這裡曾是本丸的所在地
原本預計要建造天守閣的地方,後因德川幕府的限城令而放棄建造
從天守台看坤櫓
城墎原本的地基
拔高而起的城墎遺跡
明石城的建造並非以戰爭防禦為目的,但在制高點上的兩座三重櫓仍負有相當的守衛功能,拔地而起、高聳俯視下方的姿態,完全不輸天守閣。
矗立在南側角落的坤櫓
從大廣場看兩座三重櫓
另一側的巽櫓
明石公園內除了明石城之外,還有許多運動設施,包括棒球場、田徑場、兒童攀岩區等,我們造訪的時候正在舉行各式比賽,棒球場內有近畿棒球大賽的預賽、田徑場內也正舉辦著田徑比賽,讓脫離高中時代已久的我們感受到青春活力。
正在舉辦比賽的棒球場,高中野球超有活力!
看棒球要買票,票價不算貴,但活力無價
田徑場
高中女生正賣力地奔跑著
明石公園內遊客不多,多數是當地居民在此活動,反而讓人覺得怡然自得。這座沒有天守閣的明石城建構了明石公園、也成就了明石當地居民閒暇時的最佳去處。明石公園除了是日本百名城的所在地,也是著名的百大賞櫻名所,想收集百名城的人千萬別錯過。
公園內的水溝蓋都是以櫻花時期的明石城為主體
Info:
明石公園
Website:https://hyogo-akashipark.jp/
明石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