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拉提斯拉瓦的老城區範圍不大,散步就能逛遍所有景點
「斯洛伐克」(Slovenská Republika/Slovak)位處中歐,前身屬於「捷克斯洛伐克」的一部分,於1993年後與捷克平和分離為兩個國家。其首都「布拉提斯拉瓦」(Bratislava)位於斯洛伐克西南部,與匈牙利及奧地利接壤,雖然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,其市區範圍卻不大,主要的景點集中在老城區一帶,包含了許多中世紀的塔樓與20世紀建築,加上一些現代風格的逗趣雕像,讓布拉提斯拉瓦老城區讓人印象深刻。
老城區內有許多逗趣的雕像,這些雕像幾乎成了布拉提斯拉瓦的代表物
因為老城區範圍不大,很多人都只會規劃個一日遊的行程,其實有點可惜。從維也納搭巴士只需一個小時就能抵達就能布拉提斯拉瓦,搭乘FlixBus會停靠在「Most SNP」站(有些巴士停靠在另一座巴士站,出發前一定要先查清楚),從這邊出發去逛老城區及周邊景點十分方便。我們入住的小公寓其實距離北邊的「邁克爾門」(Michalská brána)較近,從這邊進入老城區可以直達中心區域,也是一條相當不錯的路線。
我們的布拉提斯拉瓦散步地圖(圖片來源:Google Map)
跨國巴士停靠的「Most SNP」站就位於「新橋」(Most SNP)下,這座橋於1972年啟用,是座造型優美的「斜張橋」(cable-stayed bridge),橋上有座形似幽浮的觀景台,這座橋也被稱為「UFO大橋」(UFO Bridge)。穿過橋墩後就能抵達「魚廣場」(Rybné námestie),廣場旁就是「聖馬丁主教座堂」(Katedrála sv. Martina),這是布拉提斯拉瓦區域最大的教堂,建於13~16世紀,在1563年到1830年之間還曾充當匈牙利王國的加冕教堂,聖馬丁主教座堂也是布拉提斯拉瓦總教區的主教座堂,具有崇高的宗教地位。
新橋(Most SNP)
橋塔上的UFO造型景觀台
魚廣場(Rybné námestie)上的三位一體柱,是常見的黑死病紀念柱
聖馬丁主教座堂(Katedrála sv. Martina)
沿著教堂旁的石階拾級而上,更能一覽老城區舊城牆的風光,布拉提斯拉瓦老城區在中世紀時期曾有四座城門、多處堡壘與城牆,目前僅剩邁克爾門以及兩段城牆依然存在,而其中保存最好的、就是位於老城區西面的城牆及完整的「巴克斯塔」(Baxova veža),我們雖然沒時間走近去摸摸從13世紀保存至今的城牆,從馬路對面還是能感受這裡曾經的雄偉。
舊城牆
開放進入的巴克斯塔
繼續往北走可以從邁克爾門進入老城區,城門附近有座「三一教堂」(Kostol trinitárov /Trinitársky kostol),巴洛克式的弧形立面相當吸睛。
三一教堂
走過曾經的護城河望樓,就能往有著綠色塔頂的「邁克爾門」(Michalská brána)前進,這座城門建於西元1,300年左右,是布拉提斯拉瓦目前唯一一座保留了中世紀防禦工事的城門,塔樓內設有「布拉提斯拉瓦市武器博物館」(Weapons of Bratislava City Museum),塔頂矗立著聖邁克爾(St. Michael,也稱為聖米歇爾)屠龍的雕像,彷彿大天使在此守護著城區內的居民。
進入城門前的護城河望樓
邁克爾門
塔樓上的聖邁克爾屠龍像
邁克爾門到此一遊照
城門底下的圓環,標示出以布拉提斯拉瓦與歐洲各大城市的距離
沿著街道徐徐前行,我們漫無目的地亂走,莫名地走到老城區的中心位置「主廣場」(Hlavné námestie),偌大的廣場上遊客不多,有種難言的寧靜。矗立在廣場旁的「舊市政廳」(Stará radnica)是廣場上最知名的景點,始建於14世紀,是斯洛伐克歷史最久的市政廳建築。這座舊市政廳是由4座不同風格的建築合併而成,最早的建築是14世紀時期帶有鐘塔的部分,15世紀時陸續又加入了另外3棟屋舍,後續又經過幾次的重建、改建、合併,才形成我們現在看到這樣混搭的建築風格。
布拉提斯拉瓦的街道相當有特色,小巧可愛又好逛
主廣場
舊市政廳
舊市政廳的鐘塔
主廣場上除了舊市政廳外,還有座「羅蘭噴泉」(Rolandova fontána),這座噴泉在1572年間由當時的匈牙利國王「馬克西米利安二世」(Maximilian II.)修建,作為公共水源使用,噴泉頂部塑立著以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化身為騎士的雕像,以彰顯其功績。晚上時噴泉會打上繽紛的燈光,更顯夢幻,就在我們晚上又走到這附近、沉浸在這裡的氛圍時,突然有一大群外國人裸奔而來,全身脫光光繞著噴泉跑一圈之後又揚長而去,極度震驚的我們完全傻住,沒拍到照真的好可惜(把內心戲說出來這樣好嗎?...)。
羅蘭噴泉
噴泉頂部的馬克西米利安二世雕像
晚上的羅蘭噴泉
主廣場周邊還有幾座逗趣的雕像,包括相當知名的「拿破崙的士兵」、「衛兵亭」、「Schöner Náci雕像」等,噴泉旁有座站在長凳旁的拿破崙士兵,吸引好多人跟它拍合照。而老城區內最著名的雕像,則是位於主廣場不遠的「工作中的男人」(Čumil/Man at Work),這座雕像非常可愛,是工作中的男人從下水道中探頭出來的模樣(也有一說是偷窺者),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會心一笑,它也幾乎成為布拉提斯拉瓦最著名的打卡熱點,我當初將這張上傳到FB時,都還沒TAG地點,就馬上有人留言″這裡是斯洛伐克,我也有去過呢!″,我們這才知道原來這座雕像如此知名,不只是布拉提斯拉瓦、而是幾乎成了斯洛伐克的代表呢。
拿破崙的士兵
衛兵亭
Schöner Náci雕像
Man at Work雕像
怎麼能錯過跟著名景點合照呢?
舊市政廳的另一側也有許多景點,包括已經大門深鎖的「聖母領報教堂」(Kostol zvestovania Pána (Františkáni)),這座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,也是布拉提斯拉瓦保存下來最古老的宗教建築。「大主教宮」(Primaciálny palace)也位於舊市政廳後方,這是座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,修建於1778~1781年期間,最初是為了當時的大主教József Batthyány而建,也因此被稱為「大主教宮」,現在則是布拉提斯拉瓦市長的辦公地點,也被稱為「新市政廳」。
聖母領報教堂
大主教宮
大主教宮精緻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立面
在大主教宮的庭院中,有座「聖喬治與龍搏鬥」的雕像
庭院區域光線優美,非常適合拍合照
與大主教宮相接壤的舊市政廳建築
在大主教宮旁還有一家「i」,可以索取相關的旅遊資訊
離開大主教宮後,我們邊走邊逛,感受老城區獨特的活力,帥氣的騎警、有趣的科學設施、穿梭在小巷子間的導覽車,在在都賦予了這座延續了好幾個世紀風華的老城區,更嶄新的生命力。
帥氣的騎警
熱鬧滾滾的街頭實驗車
紅色的導覽車
靠近老城區邊緣的「斯洛伐克國家劇院」(Slovenské národné divadlo)雖然是座19世紀末才落成的建築物,卻已是斯洛伐克境內最古老的專業劇院。2007年,另一座新落成的國家劇院取代了這座古老劇院的功能,但仍有許多歌劇、芭蕾、和戲劇在這座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中上演,繼續吸引眾人的目光,連我最愛的日劇「交響情人夢」特別篇都曾來這邊取景呢。
斯洛伐克國家劇院
國家劇院所在的「赫維茲多斯拉夫廣場」(Hviezdoslavovo námestie)連接了老城區與新橋,廣場上有大幅的市徽,兩側及中間還有充滿綠意的噴泉,還矗立著赫維茲多斯拉夫(Pavol Országh Hviezdoslav)的雕像,他是近代斯洛伐克文學和文化領域的領導人物,廣場也是以他而命名。
赫維茲多斯拉夫廣場
中間的噴泉與赫維茲多斯拉夫的雕像
廣場上的紀念品攤販
廣場邊充滿綠意的噴泉
而老城區周邊最不容錯過的景點,就是離老城區稍遠,但絕對會讓人不虛此行的「聖伊莉莎白教堂」(Kostol svätej Alžbety),這座教堂夢幻般的藍色外觀讓它也有「藍教堂」的稱號,我們抵達的時間沒機會進到教堂內部參觀,光是迷人的建築,就讓人看得流連忘返。
聖伊莉莎白教堂
漂亮的立面
教堂內部
離開老城區前,可以到郵局(Slovak post - Bratislava 1)買張郵票,寄張明信片回家,布拉提斯拉瓦的郵局有古典寬敞的內部空間、精緻亮麗的天花板,特地來買張郵票都很值得。
郵局內部
漂亮的天花板
除了這些多元的景點外,布拉提斯拉瓦老城區旁的「布拉提斯拉瓦城堡」(Bratislavský hrad)、市郊的「德文城堡」(Hrad Devín) 也很值得一訪。這座小巧的城市雖然知名度不高,卻相當吸引人,多停留幾天才更能深入了解這裡的美麗。
在老城區就能看到布拉提斯拉瓦城堡,景色相當迷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