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世獨立的美山町
歷經了換車、轉車的奔波,我們終於抵達這座美麗的小村落(往美山的交通方式可參考:~京都.秋染楓~前進美山.京都來往美山町的交通方式)。
深秋的天氣微涼,整座山頭也染上一片楓紅,雖然是假日,來訪的遊人卻不多,我們不忙著探索這裡的美,漫步到路旁的餐廳,打算先填飽肚子(我家老大耐不住餓,一定要準時餵食!!),再來慢慢品嚐遺世獨立的美山町。
被山頭楓紅包圍的美山町北村
楓紅點綴著翠綠的山頭,別有一番風光
下了車後沿著馬路邊走,在路邊矗立著2棟大茅草屋,氣勢驚人。旁邊有間小木屋展示了旅遊資料可供索取,另外還有間小賣店陳列了許多當地的農作物,不少婆婆媽媽熱情地在此採購。其中一家大茅草屋是販售美山當地土產及紀念品的「お土産処 かやの里」,我們在這邊買了一棟小茅草屋回家。
お土産処 かやの里
可索取旅遊資料的小木屋
販售當地農作物的小木屋,現摘的蔬果好新鮮
我們在賣店買了一座美山的茅草屋(945円)跟幾張明信片回家,開心!
另外一間大茅草屋,是以美山當地蕎麥麵當作賣點的餐廳「お食事処 きたむら」,因為還不到用餐的時間,我們不用排隊就能入內用餐,先吃飽再慢慢逛果然是正確的決定。
お食事処 きたむら
鄉間的餐廳走的是純樸的路線,用餐空間沒有多餘的綴飾,但原木的裝潢讓人一入內就感覺溫暖。選了張寬敞的座位入座,點了一份「玉子丼」(680円)、一份「地鶏せいろ」(溫熱的蕎麥麵;950円)、還有一份「美山地鶏からあげ」(炸雞;750円),讓鄉間簡單的美味滿足我們的味蕾。
餐廳內部
我們的座位
美味的玉子丼,我好愛這種半熟的蛋
美山當地產的蕎麥麵--地鶏せいろ
味道普通、份量又有點少的炸雞
吃飽喝足後,才開始我們在美山町的巡禮之旅。
京都的美山町與白川鄉的合掌村、福島縣的大內宿並列為日本三大茅草屋聚落。而美山町最主要的茅草屋聚落集中在「北」村,這個小村落中約有38棟茅草屋,多數是由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建築,於西元1993年被選為日本國家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。
錯落有致的茅草屋聚落
北村列為日本國家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說明牌
美山町北村的手繪地圖(圖片來源:網路)
沿著入口往村內前進,我們打算隨意在這小村落走走晃晃,感受這裡與世隔絕的寧靜感。依著緩坡而建的茅草屋錯落有致,村民各自在自家屋裡生活著,讓這裡的時間彷彿停留在江戶時代。
北村入口前有一個自助蔬果販售處,一個才100円,好便宜呀!
在田邊作畫的人,畫得真不錯,好希望我也有這種畫工
入口處的紅色郵筒為純樸的村落點上另一抹色彩
村落的入口
茅草屋好可愛
美山的茅草屋與合掌村及大內宿的屋式不同,採用的是「北山型」的建築風格。北山型建築的特色在於屋頂的特殊木架,這種呈現「ㄨ」狀的木架稱之為「千木」(ちぎ),而放在一整排ㄨ狀木架之上的木條,是為了緩和積雪用的「雪割り」(ゆきわり)。茅草屋頂是上窄下寬的「入母屋造」形式,側面的「破風」上面還裝飾著防火圖騰、還有各家不同的「家紋」。
維護良好的茅草屋,充分展現上窄下寬的屋頂特色
側面的「破風」上各家有不同的「家紋」,很有武士精神
茅草屋上的「千木」通常是五個,屋子越大、財力越雄厚的民家,屋頂上的「千木」數量就越多,但一定都是單數,日本人真的很偏愛奇數。
一般民家都是以五個「千木」來組成屋頂
有錢人家就是七個「千木」,這樣一眼就能看出誰有錢不是很危險嗎?
而所謂的「かやぶき」,以日文來說分別是「茅」(かや) 及「葺」(ぶき),茅就是茅草,而「葺」就是指將茅草、瓦片等鋪上屋簷的動作。厚重的茅草其實相當有份量,而且是有使用期限的,時間一到需集眾人之力一起更換屋頂。所以,要維持這樣美麗的茅草屋聚落,所耗費的金錢與人力可是相當驚人的。
茅草屋頂
剛翻新的屋頂
村內每戶民家各有其特色,除了自住之外,有些人會經營民宿、藝廊、或是咖啡廳,看似多元化的經營,卻沒為小村莊帶來濃重的商業氣息,逛起來很舒適。
陶藝館
美山的民宿
目前美山北村中現存最古老的茅草屋是寛政8年(西元1796年)所建造的,其餘多為江戶時代的建築。村中有一間「美山民俗資料館」,館內展示了過去農村的家庭及農作生活所需的器具,還能參觀茅草屋內部,有興趣的人可以花點小錢進去參觀。
美山民俗資料館
資料館內部
農作的工具
因為整個村子都是木造茅草建築,所以幾乎每一戶都設有一間「放水銃」(也就是消防栓),每年春、秋兩季,村內會舉辦名為「一齊放水」的消防演習,家家戶戶一起噴水柱,景色相當迷人。
家家戶戶都有的放水銃
一齊放水的景象,好想親眼目睹喔
美山相較於合掌村知名度較低,即使假日前來也不顯煩雜,午後的村內寧靜無聲,舉目所見盡是古樸的的茅草屋,療癒度滿點。
美山民居風光
美山的水溝蓋
這一趟美山之旅,讓我們再次愛上了日本的鄉間風光,即使交通複雜,還是很推薦有機會來京都的朋友,排個一天到美山町一遊,感受這裡悠閒的農家生活風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