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-DSC_0511.JPG

廢墟感十足的崩密列,是我最喜歡的一座遺跡

 

走過幾百年歲月的吳哥窟古蹟群,每座寺廟都有屬於它的故事,各自有各自的精彩。而位於吳哥古蹟東方約40公里的崩密列(Beng Mealea),一座坐落在森林深處的寺廟,沒有考究的歷史、沒有縝密的整修,一塊塊的大石頭隨意散落在叢林中,只能沿著木棧道在遺跡內穿梭、徘徊,濃重的殘破廢墟感深得我心,是整趟吳哥之旅中我最喜歡的寺廟建築。

01-DSC_0567.JPG

走在崩密列遺跡內,有種探險的氛圍,讓人迷醉

 

崩密列(Beng Mealea)屬於吳哥外圈的行程,因為路程遙遠,通常會搭乘轎車前來。要參觀這座遺跡必須另外 5 USD的費用(2020年起包含在吳哥門票中),進入遺跡範圍之後會有工作人員前來收費。

01-Map.JPG

崩密列的地理位置(圖片來源:Google Map)

02-DSC03019.JPG

崩密列的門票

 

崩密列整體的設計與小吳哥類似,要走過一條長長的引道後才能抵達寺廟本體,引道兩旁曾有的七頭蛇身石欄杆已斷成一節一節,看不出曾有的風貌。正對引道的寺廟大門也已被巨大的樹根盤據,崩落的石塊淹沒曾有的出入口,已看不出原有的形貌。

03-DSC_0417.JPG

走吧,來崩密列探險

04-DSC03026.JPG

寺廟的引道

05-DSC03029.JPG

曾有的七頭蛇神蛇身石欄杆

06-DSC03035.JPG

欄杆已斷成好多節

07-DSC_0431.JPG

損壞嚴重的大門

08-DSC_0433.JPG

曾有的十字平台只剩層疊的石塊

09-DSC03039.JPG

 

10-DSC_0436.JPG

 

11-DSC03049.JPG

頹傾的建築

 

因為每座大門都嚴重坍塌,我們只能跟著指示牌前往靠近南門側的出入口,沿著崩塌的圍牆緩緩前行,這如末世般的景致更添了吳哥古蹟的神祕。

12-Beng_Mealea_map2.jpg

崩密列的參觀路線(圖片來源:Mr. Angkor網站)

13-DSC_0455.JPG

 

14-DSC03062.JPG

 

15-DSC_0484.JPG

繞著寺廟前行,沿途盡是坍塌的圍牆

15-DSC03071.JPG

頹傾的南門

 

沿著近幾年才整修好的木棧道,跨過頹傾的圍牆往遺跡內部前進,沒有修復的巨大石塊散落在青翠草地上,比起修建完整的寺廟更能讓人體現吳哥曾有的輝煌。

17-DSC03084.JPG

南門側有修建木棧道做為入口

18-DSC03089.JPG

架高的木棧道跨過圍牆建築

19-DSC03090.JPG

藏經閣

20-DSC03098.JPG

 

24-DSC03114.JPG

 

26-DSC_0584.JPG

與樹共生的寺廟建築

 

崩密列的建造歷史尚不明瞭,據學者推測大約建造於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之間,即Suryavarman II(蘇利耶跋摩二世)時期,是座用來供奉「濕婆神」(Shiva)的印度廟宇。也不知道是否因為崩密列太過破敗,也有學者主張這座寺廟尚未完工,但這種未開發完成的狀態,卻呈現我們最喜歡的風貌。

21-DSC03104.JPG

 

22-DSC03107.JPG

 

26-DSC03126.JPG

 

27-DSC_0526.JPG

 

28-DSC_0532.JPG

崩密列殘破的寺廟建築

 

沿著架設在遺跡中的木棧道緩緩前進,四周濃密的大樹讓這裡逛起來清爽愜意,加上來訪的遊客不多,靜謐的氛圍讓這座以砂石建築的寺廟更添神秘感。木棧道隨著地勢起伏建造,讓人可隨之高高低低地探訪遺跡,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崩密列的風光。

27-DSC03122.JPG

 

29-DSC03138.JPG

 

30-DSC03141.JPG

 

31-DSC03143.JPG

 

32-DSC03147.JPG

 

33-DSC03150.JPG

 

34-DSC03152.JPG

 

35-DSC03153.JPG

 

36-DSC_0561.JPG

 

43-DSC03167.JPG

沿著木棧道,悠閒地逛崩密列遺跡

 

崩密列的至高點有座已經坍塌的中央塔,幾乎已經看不出原本的風貌,「Beng Mealea」在高棉語中是「蓮花池塘」的意思,乾季造訪的我們看不到曾經的池塘,當然也沒有遍佈其內的蓮花,卻無損它古樸脫俗的美麗。

37-DSC_0571.JPG

殘破的中央塔

38-DSC03162.JPG

 

44-DSC03171.JPG

 

39-DSC03163.JPG

曾經的池塘遺跡

42-DSC03166.JPG

居高臨下眺望遺跡

 

沿著木棧道往北方出口前進,走過暗無天光如隧道般的寺廟迴廊,就能抵達北方的空地。

45-DSC03174.JPG

 

46-DSC03173.JPG

昏暗的寺廟迴廊

 

通道的出口連接的是東北方的水池所在地,這一區的建築物保存得還算完整,曾經高踞在水池上方的藏經閣與大樹共生,創造出另一種生命力。

47-DSC_0597.JPG

東北角的藏經閣

48-DSC03189.JPG

傾倒的石塊

49-DSC03191.JPG

崩密列探險隊

50-DSC03195.JPG

石棺

51-DSC_0626.JPG

與樹共生的藏經閣

 

從北口離開後,我們再次繞著圍牆走一圈回到西門的引道,怎麼看都看不厭的殘破頹傾景色一幕一幕出現在眼前,崩密列實在坍塌得太有特色了。

52-DSC_0630.JPG

另一側的引道

53-DSC_0631.JPG

崩壞的大門

54-DSC_0634.JPG

 

55-DSC03210.JPG

 

56-DSC03212.JPG

 

57-DSC_0646.JPG

我最喜歡的末世感

 

崩密列雖然沒有其他吳哥古蹟那麼知名,卻因為它濃重的末日廢墟風、殘破不堪的建築、與樹共生的獨特景致,讓人深深著迷,是這趟行程我最最喜歡的景點,有機會來吳哥窟千萬不要錯過。

58-DSC_0656.JPG

 

59-DSC03218.JPG

遺跡年久失修,連蛇神像都隨意被棄置在路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i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