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麻地地鐵站附近有許多美食,我們挑了人氣新店與傳統老店來嘗鮮,都很好吃!
入住熱鬧繁華的「油麻地」一帶,當然不然錯過這裡眾多的平價美食,到處都是滿滿的香港味。我們中午時分抵達香港,一路風塵僕僕地從機場到市區,完成Check-in手續、放完行李後,才正式展開我們的油麻地美食探索之旅。
隨意路過的茶餐廳就美味的麵包可供選購,好想來一份波羅油
因為這一帶的美食選擇太多,有遠近馳名的煲仔飯、有高朋滿座的茶餐廳、也有新潮可愛的網美店,任君挑選。而我們的主要目的地,則是距離油麻地港鐵站步行約8~10分鐘的小店,於2021年開業就廣受好評的「傳承清湯腩專家」。
我們的油麻地美食地圖(圖片來源:Google Map)
從港鐵車站前往「傳承清湯腩專家」的路上,會經過油麻地區域的精華地帶,包括俗稱「女人街」的「通菜街」、販售新鮮蔬菜的「煙廠街」等,我第一次來香港旅遊時還曾特地來這邊逛過,但對這種較為傳統的市集實在沒什麼興趣,這次就沒打算走進去湊熱鬧。
通菜街就是「女人街」,販售一些女性會喜歡的物品
女人街
滿滿蔬菜水果的「煙廠街」
路上還偶遇火災的災後現場,滿街的消防人員,還有大大小小的消防車,但還好沒有什麼災情
我們抵達「傳承清湯腩專家」時已經下午14:30了,本以為避開用餐時間、用餐人潮應該可以少一點,沒想到才剛走到路口,就發現店門前有條不算短的排隊人龍,吃驚之餘也只能加入行列一起排隊。
「傳承清湯腩專家」店門口
滿滿的排隊人潮
加入排隊人龍一起排隊
因為排隊的人不算少,預估排隊時間應該會超過30分鐘,肚子很餓的老大先去旁邊的日式料理店--「御石燒」吃了一份定食,稍稍填個肚子才有力氣繼續排隊。
御石燒的日式和風滑蛋牛肉丼,一份63 HKD
排了將近一個小時後,我們終於能進到店內用餐了,「傳承清湯腩專家」的店面很小、用餐的座位也不多,算一算大概就十幾個,來用餐就要先做好排隊的心理準備。
店內空間
座位數不多,大概就十幾個位置
入座後,先自行參考桌上的菜單,再請服務人員過來點餐。菜單可分為三類,分別是粉麵、淨腩、飲品;粉麵類是指肉類料理搭配粉麵做為主食,有河粉、米粉、粗麵等選項,也可加8 HKD換成伊麵;而淨腩則是只有肉類料理、沒有主食,價格通常較高。
座位
菜單
老大本來想點咖哩牛腩,但服務人員說最近都沒有製作咖哩料理,失望的他只好改點清湯牛筋+粗麵。而我則是點最具代表性的清湯牛腩+米粉,其實我本來想點河粉的,但服務人員推薦了米粉,從善如流的我就趁這次機會嚐嚐看港式米粉的滋味。
點完菜之後就會獲得手寫的帳單
首先上桌的是老大的清湯牛筋+粗麵,一份是62 HKD,一上桌還帶點粉色的牛筋看起來有點生,一口咬下卻是滿嘴的鮮味,非常好吃;粗麵的口感相當不錯,搭配牛筋更顯彈口。湯頭的部分鮮味十足、但有些偏鹹,剛開始喝覺得還不錯,後面會覺得有點膩口。
清湯牛筋+粗麵
我的清湯牛腩+米粉一份是60 HKD,牛腩鮮嫩又香甜,搭配爽口的青菜,好吃得讓人讚不絕口。米粉的部分倒是略嫌普通,因為麵體根本不吸湯汁,感覺沒有融入這碗麵。湯的部分跟清湯牛筋味道一樣,好喝但就是容易膩。
清湯牛腩+米粉
整體來說,「傳承清湯腩專家」的餐點美味程度在水準之上,但仍比不上我們心目中香港牛腩的代表「九記」。不過,傳承的份量比起九記大上許多,牛腩跟牛筋的量也給很足,吃起來相當有滿足感,是一碗真的可以吃得飽的料理,推薦!
好吃的清湯腩料理
除了正餐之外,油麻地還有個不可錯過的消夜良伴,也是來廟街不可錯過的道地美食--「廟街牛雜」(廟街牛什)。
廟街牛雜的店面
營業已經超過半個世紀的廟街牛雜除了單點的品項外,就只有綜合牛雜大份及小份的選擇,還有香噴噴的古法炸大腸,對大腸有愛的人的可以試試看。
料理台
牛雜其實就是牛的內臟,喜歡的人就能接受,我跟老大抱著嚐鮮的心態點了一份小牛雜,一份是40 HKD,只能付現。
很像關東煮的滷牛雜,味道超香
點完餐之後,店主人熟練地開始剪牛雜,弄好之後還不忘推薦我們加上醬料再食用,愛嚐鮮的老大加上了甜辣醬跟黃芥末醬,看起來超級色彩繽紛的。
牛雜
加上醬料的牛雜
這裡的牛雜滷得很夠味,完全沒有腥味,又不會煮過頭顯老變難咬,相當好吃。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白蘿蔔,一口牛雜配一口白蘿蔔真的超美味,非常推薦可以前來嚐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