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我們原本的計畫呢,在Dubrovnik(杜布羅夫尼克)的第二天本來是打算去Korčula探訪馬可波羅的故鄉,但是前一天光是逛城牆就花掉了大半天時間,另外半天則是用來發呆、吃飯、看天、看樹、看海054_好心情.gif;這樣享受悠閒的結果,就是還沒機會到古城區裡走一走,還沒時間好好感受一下Dubrovnik的古城風味,只好忍痛放棄Korčula的一日遊,把一整天的時間都留給Dubrovnik
01-P1030803.JPG

Dubrovnik的古城區

 

Dubrovnik的發展始於海岸貿易,在中世紀時,它是拉古薩共和國(Ragusa)的所在地,在當時可是亞德里亞海中唯一能與威尼斯匹敵的城邦。這份榮耀一直延續到1808131,當拿破崙的軍隊攻入Dubrovnik時,拉古薩共和國幾百年來的自由與獨立也劃下休止符。

Dubrovnik在西元1979年時被列入世界遺產,但是在19911992年克羅埃西亞爭取獨立的期間,遭受到兩千多枚炸彈襲擊而被嚴重地破壞;一直到1995年,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修復古城,才讓Dubrovnik重新站了起來。
02-dubrovnik_oldtownmap.jpg

Dubrovnik古城區地圖(圖片來源:網路)

 

走過古城西方的出入口派勒城門(Gradska Vrata Pile/Pile Gate),被高聳城牆包圍的小巧城鎮躍然眼前,光亮潔白的石塊鋪設而成的普拉卡-史萃當大道(Placa-Strudun)在眼前延伸,一旁的大歐諾弗里耶水池(The Large Onofrior’s Fountain)與聖方濟修道院(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)也十分搶眼。
03-P1030381.JPG

普拉卡-史萃當大道(Placa-Strudun)與聖方濟修道院(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)的鐘塔

 

古城裡共有兩個歐諾佛里耶水池(Onofrior’s Fountain),靠近派勒城門是大歐諾佛里耶水池(The Large Onofrior’s Fountain),城內的警衛大樓(The City Guard)牆上還有另一個小的。兩個歐諾佛里耶水池都是15世紀時的供水系統之一,也都是水利工程師歐諾弗利歐(Onofrio della Cava)所設計的作品。

大歐諾弗里耶水池(The Large Onofrior’s Fountain)共有16面,於1438年建造完成,水池的雕刻原有兩層,上層在1667年的大地震被震毀了,現在只剩下層的16個雕刻面具造型的出水口。這裡的水據說可以飲用(克羅埃西亞的水富含礦物質,最好不要飲用,不過我們沒在意過這件事,除了前幾天怕水土不服喝台灣帶來的水之外,其他日子都直接喝他們的水,一路上也都很健康,沒出什麼事),但我們不敢喝,不過還是湊熱鬧地用這裡的水洗洗手,據說能避免將厄運帶入城內。
04-P1030621.JPG

從城牆上方,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歐諾佛里耶水池上層沒有復原的大洞

 

大歐諾佛里耶水池旁邊有一座聖薩維爾教堂(Crkva svetog Spasa/Church of St. Saviour),建於1520年,是在1667年的大地震中少數倖免於難的建築之一。這座教堂保持了完整的文藝復興式風格,但目前多作為展覽活動或音樂會場地,教堂的功能已不復存在。
05-P1030935.JPG

大歐諾佛里耶水池與聖薩維爾教堂(Crkva svetog Spasa/Church of St. Saviour)

 

聖薩維爾教堂旁邊的聖方濟修道院(Franjevački samostan-muzej/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)也是古城內的重要建築之一,修道院的整體建築包括聖方濟教堂、中庭迴廊、博物館,還有一座於1391年開業的藥局,這間藥局可是歐洲第三古老的藥店呢。
06-P1030950.JPG

參觀聖薩維爾教堂內部的入口,門票是20 Kuna

 

聖方濟修道院始建於1318年,原本位於城牆外,後來因為安全考量,才把修道院移至城內。修道院原本的建築風格是介於仿羅馬和哥德式之間,但經過不斷地翻修、整建,除了大門上的聖殤像(Pieta)及鐘樓還保留著15世紀早期的哥德式風格之外,在1667年的大地震之後,整座教堂已經被巴洛克風格建築所取代。
07-P1030952.JPG

大門上15世紀早期哥德式風格的聖殤像(Pieta)

 

我們沒進去參觀聖方濟修道院(現在想一想其實有點可惜...),只在外面晃一晃。在聖方濟修道院的外牆上,有一塊突出的小石雕,古代的男孩們為了吸引女孩子的目光,會故意站在這塊石雕上表現平衡感。

要站上去那塊石雕可不簡單呢,老大試了好幾次都沒成功,不過,當地很多小朋友都超強的,一下子就可以站上去1483d7054e4ca6.gif

後來觀察了一下,沒穿鞋跟小腳ㄚ是站上去的重點,老大應該脫鞋上去試一下的,只是,站上去也不會獲得任何獎勵就是了,他都有我這個妞了還要吸引誰的注意呢?
08-P1030951.JPG

站上小石雕的其他遊客,只不過是個女生,光溜溜的小腳是大重點

 

在大歐諾弗里耶水池(The Large Onofrior’s Fountain)的另一側,也就是從派勒城門進城後的右手邊,有一座聖克萊爾女修道院(Bivši Samostan sv. Klare/Convent of St. Claire)。這座修道院建於13~14世紀,1432年時改為孤兒院使用,但拿破崙的軍隊攻入後又將它改為彈藥庫與畜舍來使用,目前似乎是被用來開設餐廳。
09-P1030640.JPG

從城牆上眺望結構完整的聖克萊爾女修道院(Bivši Samostan sv. Klare/Convent of St. Claire)

 

我跟老大在古城裡亂晃時,不小心就晃到這間修道院裡面,修道院的中庭擺滿桌椅,看起來就像是一家餐廳。本來我們還打算在這裡吃頓飯,享受這寬闊的中庭美景,卻找不到服務人員,也看不到有營業的跡象,只好無奈地離開。回來後一查,這裡還真的是一家餐廳呢(Restaurant Klarisa),而且看起來亂高檔一把的,還好當初沒傻傻的就跑去吃,不然我們倆大概會付不出錢來吧...
10-P1030366.JPG  

聖克萊爾女修道院目前已經改為餐廳對外營業,能在這邊用餐一定非常有氣氛

 

走回貫穿兩邊城門的普拉卡-史萃當大道(Placa-Strudun),欣賞這細緻美麗的街道。普拉卡-史萃當大道(Placa-Strudun)以前是一條水道, 1468年填平後才成為街道,長298公尺,是Dubrovnik古城區最主要的街道。

這條大道之所以被稱為Stradun,據說是因為有一位義大利軍官來到這裡之後,驚嘆「Che Stradone!(多麼壯觀的街道呀!),才因此而得名。
11-P1030902.JPG

普拉卡-史萃當大道(Placa-Strudun)

 

1667年的大地震過後,兩旁的巴洛克式房屋蓋了起來,一樣的高度與立面,讓這條熙來攘往的街道更顯氣勢非凡。大道上原本鋪的是紅磚,1901年後才改成今天所見的大理石路面,被來往的行人磨得十分光亮。

大道的兩旁滿佈著餐廳、商店與紀念品店,讓我這個愛東逛西逛的人光是走這條大道就花了不少時間;雖然這裡的紀念品價錢偏高,讓人買不太下手(不過我還是買了個小擺飾回家啦...),不過,光是這樣走走逛逛就已經十分有趣。
12-P1030901.JPG

普拉卡-史萃當大道上滿滿都是遊客,兩旁的商店也非常吸引人

 

普拉卡-史萃當大道(Placa-Strudun)的東側連接Luža(奴札)廣場,廣場周邊有許多重要的建築,包括北邊的史邦札官邸(Sponza Palace)、東邊的鐘塔(Bell Tower and Bell Lounge)與市政廳(City Hall)、南邊的聖布雷瑟教堂(St. Blaise’s Church);廣場的中央還有一根引人注目的奧蘭多石柱(Orlando’s Column)

我們在Luža廣場上又遇到台灣團了,這次可是遠從洛杉磯來的台灣華僑旅行團,他們的導遊拿了一把寫著「TAIWAN」的旗幟,團員的組成主要是一些退休的伯伯、伯母們,還跟我們用起台語對話,讓人覺得既親切又有趣。
13-P1030915.JPG

Luža(奴札)廣場遇到拿著「TAIWAN」旗幟的洛杉磯台灣華僑旅行團
14-P1030904.JPG

Luža(奴札)廣場周圍有許多重要的建築
15-P1030905.JPG

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會有鴿群,Luža(奴札)廣場上常可看到一大群的鴿子

 

廣場中央的奧蘭多石柱(Orlando’s Column)1418年起就已矗立在此,石柱的主角是中世紀史詩「Chanson de Roland」中的傳奇人物Orlando(或稱為Roland),傳說中Orlando在洛克姆島(Lokum)附近打敗阿拉伯人,因而拯救了Dubrovnik,也成為Dubrovnik自由與獨立的象徵。
16-P1030913.JPG

奧蘭多石柱(Orlando’s Column)

 

Luža廣場北邊的史邦札官邸(Sponza Palace)建於1516年,也是大地震後僅存的少數建築物之一。官邸的建築受到威尼斯建築風格影響,一樓中庭是文藝復興式的敞廊,二樓有威尼斯哥德式的直立窗櫺,三樓則是為文藝復興式的立面,外牆鑲有一尊守護神聖布雷瑟(Sv. Vlaha)的雕像。

史邦札官邸曾經是造幣廠與兵工廠,也曾是學者聚集討論文學、藝術與科學的場所,目前是Dubrovnik的歷史資料庫(Historic Archives)
17-P1030908.JPG

史邦札官邸(Sponza Palace)

 

廣場東邊的鐘塔(Gradski zvonik i luža zvonara/Bell Tower and Bell Lounge)建於1444年,高31公尺1506年鑄造那口大鐘時,還在大鐘旁邊安排了兩位士兵(Zelenci),整點時兩位士兵會以鐵鎚敲鐘,是非常巧妙的設計。
18-P1030909.JPG  

鐘塔與警衛大樓

 

鐘塔曾於1667年的大地震中受損,目前的鐘塔是1929年重建而成,兩位敲鐘的士兵當然也是複製版,原始版的士兵被移到史邦札官邸(Sponza Palace)的中庭內,眺望鐘塔就可以依稀看到兩位士兵守在大鐘兩旁。
19-P1030751.JPG

兩位銅造的士兵守在大鐘兩旁,整點的時候會負責敲鐘

 

鐘塔旁邊的建築物是警衛大樓(The City Guard),這裡從15世紀起就是海軍將官的宿舍,20世紀時曾經整修,保留了正面巴洛克風格,現在則是改為酒吧進行營業。警衛大樓(The City Guard)的外牆嵌著小歐諾佛里耶水池(Small Onofrio Fountain),這個小水池於1446年完工,水池上的石雕是由米蘭的雕塑家Pietro di Martino所做。

20-P1030912.JPG

小歐諾佛里耶水池(Small Onofrio Fountain)

 

廣場的南邊矗立著聖布雷瑟教堂(Crkva Sv. Vlaha/St. Blaise’s Church),原本莊嚴的教堂正在整修中,討人厭的鷹架破壞了教堂的美感;教堂有一個灰色的大圓屋頂,聖布雷瑟(Sv. Vlaha)的雕像就高高地站在教堂正面的上方。

聖布雷瑟(Sv. Vlaha)從西元972年起就是Dubrovnik的守護神,祂以老人的容貌出現在大教堂的神父Stojko面前,警告神父威尼斯人即將入侵,而使Dubrovnik免去一難。因此Dubrovnik的居民將23定為The Day of St. Blaise,而聖布雷瑟(Sv. Vlaha)的雕像也常出現在城牆、教堂與紀念品上。
21-P1030914.JPG

聖布雷瑟教堂(Crkva Sv. Vlaha/St. Blaise’s Church)

 

Luža廣場往南走,就可以看到號稱「克羅埃西亞海岸最美的建築」之稱的王公官邸(Knežev dvor/The Rector’s Palace)。王公官邸建立於西元1464年,以哥德式建築為主,重建之後又融合了文藝復興式的風味。

這裡曾為Dubrovnik首長的辦公廳、議會及行政中心,目前則是介紹Dubrovnik發展歷史的博物館,裡面擺放著Dubrovnik光榮年代時的傢俱,以及一些藝術收藏品,門票要價20 Kuna
22-P1030954.JPG

王公官邸(Knežev dvor/The Rector’s Palace)
23-P1030961.JPG

王公官邸精細的拱形迴廊
24-P1030967.JPG

迴廊的廊柱雕飾繁複的柱頭,非常值得一看

 

我們在王公官邸的迴廊亂晃時,不小心就晃進官邸裡面去了,也沒有人來收門票,就這樣賺到一趟短短的王公官邸之旅。

官邸有三層樓,展示了很多古董家具與畫作,室內不能照相。挑高的中庭呈現了十足的文藝復興風格,無論是廊柱或是雕刻都非常的精細,值得慢慢欣賞。
25-P1030959.JPG

王公官邸內部
26-P1030960.JPG

王公官邸內部挑高的中庭,呈現了十足的文藝復興風格

 

離開王公官邸往左轉,就可以看到有著灰色大圓屋頂的大教堂(Katedrala-riznica/Cathedral-Treasury),大教堂的歷史可追溯回西元7世紀,當時所建的是一座拜占庭式的教堂,在12~14世紀期間改建為仿羅馬式的教堂,不過又在1667年的大地震中受損,1713年重建為巴洛式風格的教堂。參觀教堂要收費,我們也沒多大興趣進去看看,只在外面參觀一下教堂的外觀,教堂的牆上一樣有聖布雷瑟(Sv. Vlaha)的雕像,這個城市的人民真的很愛祂。
27-P1030953.JPG

我們身後有著灰色大圓屋頂的建築物就是大教堂(Katedrala-riznica/Cathedral-Treasury)
28-P1030970.JPG

大教堂的正面
29-P1030972.JPG

大教堂的正面的牆上的聖布雷瑟(Sv. Vlaha)雕像

 

王公官邸的對面有一個小巧的岡朵立廣場(Gundulićeva poljana/Gundulić’s Square),廣場中間佇立著18世紀詩人岡朵立的雕像。這個廣場早上是市集,當地的居民會來這裡擺攤販售一些農產品或手工藝品,逛起來還蠻有趣的。中午以後則會擺上大陽傘和桌椅,讓廣場成為露天咖啡座,在這邊用餐會有很多鴿子作伴,不過晚上氣氛還不錯呢。
30-P1030919.JPG

岡朵立廣場的市集
31-P1030399.JPG

廣場中央的詩人岡朵立雕像

 

岡朵立廣場南邊有一座美麗的巴洛克式階梯,建於1738年,沿著階梯往上有一座名為Ruđer Bošković的小廣場,這座廣場的名稱來自於一位偉大科學家和哲學家Ruđer Bošković

上了樓梯後的第一眼就會被正對著樓梯的耶穌會信徒學院(Collegium Ragusinum)給吸引,這間學院是在16世紀前半由耶穌會所建造,完成於1658年,目前是一所古典文法學校,它的舊圖書館還收藏了超過一萬本Dubrovnik當地作家的作品。
32-P1030927.JPG

廣場南邊美麗的巴洛克式階梯,往上就可以到Ruđer Bošković廣場
33-P1030928.JPG

耶穌會信徒學院(Collegium Ragusinum)

 

耶穌會信徒學院旁座落著莊嚴的聖伊格內休斯教堂(Crkva Sv. Ignacija/Church of St. Ignatius),這座教堂是由建築師Andrea Pozzo1658~1725年間所建造,屬巴洛克式建築。教堂被譽為Dubrovnik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,內部金碧輝煌,又免費參觀,可以進去坐一坐。
33-P1030929.JPG

聖伊格內休斯耶穌會信徒教堂(Crkva Sv. Ignacija/Church of St. Ignatius)

 

比起一連串的古蹟巡禮,我們其實更喜歡流連在Dubrovnik的巷弄之間,穿梭在具有羅馬風格、哥德風格、文藝復興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的古建築間,偶而遇見窩在牆角打盹的悠閒小貓們,或是隨著食物的香氣去尋找巷弄間的美味餐廳,都讓人忍不住沈醉在這古城悠閒的中古世紀氛圍裡。
34-P1030931.JPG

悠閒的古城巷弄風情
35-P1030372.JPG

偶而路過的Orthodox Church
36-cat.jpg

古城的小貓們
37-P1030956.JPG

小貓睡得超熟,好可愛唷!

 

Dubrovnik Info

http://www.tzdubrovnik.hr/eng/vodic_novost.php?id=1606&id_main=&namjena=2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i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