匈牙利國會大廈是布達佩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,也是匈牙利最大的建築物,極具代表性
位於多瑙河(Danube)畔的「匈牙利國會大廈」(Országház/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),可說是布達佩斯最吸引人的建築物,也是觀光客必訪的景點之一。這座長268公尺、寬123公尺的宏偉建築由匈牙利籍建築師Imre Steindl所設計,以新哥德式(neo-Gothic)的風格建造,對稱式的造型與維也納市政廳(Vienna City Hall)類似。國會大廈特地選在匈牙利建國1000年的1868時竣工(實際上是在1905年才完工),成為匈牙利最大的建築物,也是其國民議會的所在地,也是歐洲最古老立法機構之一。
座落在多瑙河畔的宏偉國會大廈
要前往國會大廈,可以選擇搭乘地鐵M2線到「Kossuth Lajos tér」站下車,步行幾分鐘就能抵達國會大廈所在地的「科蘇特廣場」(Kossuth Lajos tér);也可以選擇搭乘路面電車前來,行經多瑙河沿岸的2號電車在科蘇特廣場前就有停靠站,相當方便。
地鐵M2線的「Kossuth Lajos tér」站離國會大廈很近,不過3~5分鐘路程
從地鐵站走出來沒多久,就可以看到醒目的國會大廈建築
一片綠意的科蘇特廣場
緩緩行經科蘇特廣場的黃色路面電車
國會大廈前的「科蘇特廣場」(Kossuth Lajos tér)綠草成蔭,一派寧靜祥和,在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時,這裡曾淪為屠殺的戰場,用一連串的血腥,才有今天民主自由的匈牙利,在廣場上還可以看到相關的紀念碑,發人省思。
一場學生發起的革命,在1956年點燃了匈牙利脫離蘇聯控制的星火
廣場上的雕像
隔著科蘇特廣場與國會大廈相望的是「民族學博物館」(Néprajzi Múzeum/Museum of Ethnography),成立於1872年,最早是國立匈牙利博物館的民族學部門,後來獨立成為博物館,內部收藏了1900年迄今匈牙利人的生活軌跡,可說是歐洲最負盛名的社會科學博物館之一。
民族學博物館
非常有氣勢的博物館正面
雖然科蘇特廣場周邊的建築都古典又美輪美奐,但來到這裡,最吸引人的仍是巍峨的國會大廈。國會大廈擁有對稱的立面及中央的圓頂,高聳的圓頂是新文藝復興風格,高96公尺,與「聖伊什特萬聖殿」(Szent István-bazilika)並列為布達佩斯最高的兩座建築,「96」這個數字取自於為匈牙利建國1000週年的「1896」年,匈牙利人真心熱愛這個數字。
雄偉的大圓頂
實際的出入口,當然只有符合資格的人員可使用,遊客只能走側門
側翼的建築
國會大廈的正門隔著多瑙河與城堡山相望,對稱的兩翼上滿是尖塔與造型優美的拱形裝飾窗櫺,讓建築物本體看起來繁複又精緻。內外牆上設有242座雕像,展示了匈牙利歷代統治者、外西凡尼亞(Transylvanian)歷代統治者(外西凡尼亞位於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,原為匈牙利王國之領土)、以及著名軍事人物的雕像,象徵其身為議會政治中心的至高無上。
國會大廈正門
從正門方向看整體建築
文藝復興式的圓頂及哥德式的尖塔
外牆上有歷代名人的雕像
左右對稱的建築本體
南面廣場與Gyula Andrássy的雕像
隔著多瑙河與城堡山相對
國會大廈內部開放遊客參觀,但只能參加官方推出的導覽團,從國會大廈北側的「遊客中心」(Visitor Center)進入後,就能在櫃檯購票。國會大廈導覽的票相當熱門,尤其是英文導覽場次,當天才購票常會面臨票券已售完的窘境,如果抱持著必逛的決心,建議出發前先上網訂票。我們本來就覺得隨緣,當天到了售票中心果然沒有最近場次的門票,還好我們的行程很彈性,買了當天17:30場次,一個人的票價含導覽是6,000 HUF(2017年的票價,2022年已經漲到6,700 HUF,參觀前可至官方網站確認最新票價資訊)。
遊客中心入口
購票櫃台
我們的門票
買完票後,我們在服務人員的推薦下參觀了匈牙利建國1000年的特展,雖然是免費的展覽,竟然還提供免費的英文語音導覽。展覽的內容滿精彩的,只是我們對匈牙利的歷史不熟,每個國王或區域的名稱又有聽沒有懂,只能囫圇吞棗、大致走過整個展區,沒留下甚麼深刻的印象。
展區
搭配聲光投影的重要人物介紹(匈牙利人的名字好難懂)
加冕儀式
古董們
以黑白照片呈現的近代史
到多瑙河畔晃了一大圈後,17:15左右我們又回到國會大廈,導覽時間接近時會有服務人員指揮遊客到閘口排隊安檢。完成後會由專業導覽員帶領遊客參觀,每個人會發一個可接收導覽員講解內容的導覽機,就算離得很遠也能聽得清楚導覽員的介紹(因為大家都會脫隊拍照,有導覽機好重要呀)。
主要的導覽路線
跟著導覽員的腳步走過地下通道,首先會經由「二十八階階梯」(The City Side Staircase XVII)往金碧輝煌的廊道前進,古典又華麗的走廊大氣又雅緻,走道旁還有專門提供議員擺放尚未抽完雪茄的置「雪茄」處,每一條廊道都各有特色,讓人看得目不暇給。
通往主樓層的地下通道
鋪著紅地毯的走廊
金碧輝煌的天花板
美麗的彩繪玻璃
雪茄放置處
不同特色的廊道
走過幾條走廊後,我們來到國會大廈內部的第一個亮點--「大階梯」(The Grand Stairway),鋪設著紅地毯的96階梯可由主入口一路通往圓頂大廳,由8根重達4噸的花崗岩柱撐起了鑲滿精緻壁畫的梯廳,氣勢非凡。
大階梯
梯廳的柱體與天花板
「圓頂大廳」(Dome Hall)是國會大廈最精華的區域,這裡展示著匈牙利國寶--有著歪掉十字架的「伊什特萬王冠」(Szent Korona),王冠兩旁有衛兵看守、戒備森嚴,現場禁止拍照,只能遠遠欣賞王冠。最初的王冠是由教宗思維二世(Silvester PP. II)於公元1000年贈與伊什特萬一世(I. István),稱為「拉丁王冠」;這座王冠歷經波折而使王冠上的十字架歪斜,為了紀念這段歲月,並沒有將其擺正而維持此狀,這歪斜的十字架也成為匈牙利的代表。
圓頂大廳(圖片來源:匈牙利國會大廈官方網站)
壯闊的圓頂大廳(圖片來源:匈牙利國會大廈官方網站)
我們只能隔著警戒線欣賞王冠(圖片來源:匈牙利國會大廈官方網站)
伊什特萬王冠 (Szent Korona) (圖片來源:匈牙利國會大廈官方網站)
進到議會大廳前,導覽員先帶領我們到進入大廳前的休息區,休息區的柱子上裝飾著各種不同職業的庶民雕像,除了傳承了匈牙利的古老工藝外,更提醒國會眾議員們不要忘了為民服務的精神。這個休息區最著名的是鋪滿整個空間的地毯,藍綠色的地毯花樣繁複、配色高雅,是歐洲最大的手工編織地毯。
休息區
金色系的天花板
彩繪玻璃
燈飾
柱子上的庶民雕像
美麗的手工編織地毯
參觀行程的最後一站來到氣勢磅礡的「上議院議會大廳」(The Chamber of Peers),匈牙利的議會曾分為上下議院,在國會大廈的兩翼各有一座議會大廳,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為「一院制」,這座議會大廳已不再使用,僅提供遊客參觀(另一座議會大廳仍使用中,不開放遊客進入)。議會大廳的座椅呈馬蹄形,周邊承襲一貫金光閃閃的風格,巨大的橡木講台高立在最前方,講台後面的主牆上還可以看到匈牙利王室的紋章畫。整座議會大廳可容納453名議員同時開會,但座椅坐起來不是很舒服、空間也略為狹窄,當議員應該會有腰酸背痛的職業傷害。
議會大廳
馬蹄形的座椅編排
可折疊的桌子,方便行走
主講台後面的匈牙利王室紋章畫
到此一遊照
導覽員帶我們抵達「貝拉.內伊大廳」(The Béla Neÿ Hall)後就宣布就地解散,貝拉.內伊大廳沒有停留時間限制,讓我們終於可以好好地感受一下整趟行程。這裡用舊照片展出了匈牙利的近代史及各個知名建築,當然還有歷年來各次改建時保留下來的文物,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國會大廈的建築模型,讓我們對這一趟導覽行程更有印象。
國會大廈的中庭結構
貝拉.內伊大廳(The Béla Neÿ Hall)
國會大廈的建築模型
導覽行程走過的廳室
匈牙利黃金時期的各個景點
蘇聯統治時代的紅星標誌曾被豎立在國會大廈頂端,去蘇聯化後也被收藏至此
雖然短短50分鐘的導覽行程要花上6,000 HUF(約台幣655元)不便宜,但實際跟著導覽員一步一步地走訪國會大廈,聆聽她仔細且生動的介紹,用雙眼親自感受建築內部的富麗堂皇,才知道這張門票貴不是沒有道理的。不來一趟,不會理解這座匈牙利最大、歐洲第二大議會建築有多迷人,真的非常推薦購票入內、欣賞這棟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標建築。
來到國會大廈,入內參觀才能感受這裡的金碧輝煌呀!
Info:
匈牙利國會大廈(Országház)
Add.:H-1055 Budapest, Kossuth tér 1-3.
Open Hours:Every day 8:00-16:00